为落实学校科研学年工作计划,着力提升教师科研课题申报质量与立项通过率,精准对标省级课题申报要求及评审标准,我校于2025年7月17日—18日在东校区501会议室成功举办两期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。本次培训由学校科研处统筹规划、精心筹备,科研处陈景翊处长主持,吸引了170余名科研骨干、青年教师福祉研究协会成员及科研工作者踊跃参与,为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本次培训以“提升教师科研专业素养,服务学校内涵式发展”为核心目标,在培训模式上实现双重创新突破:一方面构建“权威专家理论引领+典型案例实践解析”的培训模式;另一方面创设“项目申报书深度剖析+个性化指导”的互动环节,精准靶向教师科研工作中的痛点、难点,显著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

7月 17日上午,首场培训以“教育研究课题申报策略与核心技巧”为主题,特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、二级教授甄国红担任主讲嘉宾。作为拥有二十余年课题评审经验的资深专家,甄教授以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,系统讲述了课题申报全流程规范。她强调,优质课题研究需立足教育实践关键问题,构建“理论支撑、方法创新、实践应用”三位一体的科学研究架构,并结合申报书范例,深入剖析选题定位模糊、论证不规范等常见问题的解决路径。在互动交流环节,甄教授就“创新性与可行性平衡”“跨学科课题框架设计”等热点问题作出专业解答,助力教师明晰课题申报思路。

7月18日上午,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王子刚带来“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与实践”专题报告。王处长结合自身主持的6 项国家级课题和丰富的科研项目管理经验,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势和任务、结构和体系、申报的核心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,提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实现“从学科壁垒到跨界融合、从文献综述到实践调研、从成果积累到问题解决”的三大转型。在一对一指导环节,王处长针对教师的提问,就选题适配、逻辑结构、表述规范等问题提出精准专业的修改建议,现场学术研讨氛围热烈。

科研处陈景翊处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本次专题培训是学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、激发教师科研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推进系列科研能力提升活动,为教师搭建与专家学者交流对话的平台,不断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。